中联有奖对句撷录 优秀出对句欣赏20 中联有奖对句自2019年开设近三年,其中不乏优秀出对句,现分集撷录部份佳作,以飨读者,同时,借此机会感谢各期嘉宾评委的辛勤付出! 现推荐出第二十辑,点评同时附上。 云水禅心情自惬【紫藤】——【中联有奖对句】 枫染霜天秋已晚【梨花院落】——【中联有奖对句】 80. 素昧平生 出句:枫染霜天秋已晚【梨花院落】 对句:雁过菊圃日初高【素昧平生】 评:这个出句很简单,只是晚字,简单说明一下,是初秋深秋晚秋的晚秋意思。所以,在这个对句联中可以看到手法运用娴熟,红枫层染,秋云如诉,雁影掠过,西风吹过菊圃,彤日高爽映照着傲霜的菊花,仿佛铺满一地金黄,画面感极强,飘逸灵动,可见雅怀旷达,推为一等。 第二名 63. 流水 出句:枫染霜天秋已晚【梨花院落】 对句:鸟鸣荻岸水犹寒【流水】 评:这副联的白描手法也很优秀,远山如染,秋枫飘舞,芦荻迎风飞扬,水鸟低旋而鸣,晚秋的丝丝寒意在下句的水犹寒中一呼而出。上下句构架不错,简洁有力,大有水墨笔力风格似见也,推为二等。 第三名 10. 杨杨(寒江雪) 出句:枫染霜天秋已晚【梨花院落】 对句:云衔雁字客归迟【杨杨(寒江雪)】 评:这副联胜在情景交融。晓来霜林谁染醉,雁书寄远,云游万里,客子思归也,铺排得法,缓缓道来,脉络清晰,较有情致,惜“已”字和“归”字的词性略有一点宽对,推为第三。 旷达恰如云在野【秋千】——【中联有奖对句】 出句:历乱秋声飞木叶【爱到深秋】——【中联有奖对句】 出句:孤松衔月当风冷【乘风】——【中联有奖对句】 往期链接 支持单位:中国楹联学会春联研究院 深圳市楹联学会 文字 / 中联对句群 图 /网络
云水禅心,出处《指月录》,又称《水月斋指月录》,明.瞿汝稷集。万历二十三年(1595)完成,三十年序刊。收在《万续藏》第一四三册。指月示喻只有佛性才是明月的所在,文字所记载的佛法经文,都只是指月的手指。
中国文人对云水的偏爱反映了人们对自由自在的渴望。由是云水成为暂避尘琐的桃花源,在这里,压力被释放,生命被解套,在云水间呼吸自由的空气,舒展出开阔的空间,重新找到生命的能量与光芒。
禅心,谓清静寂定的心境,泛指清空安宁的心。禅语有:清池皓月照禅心。
第一名
24小吕飞刀
出句:云水禅心情自惬【紫藤】
对句:松涛梵语境如来【小吕飞刀5001】
简评:本句与出幅一脉相承,云水松涛,禅心梵语融为一体,仿佛身临其境。所谓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忘形物我,回归本真,追求自由的逸趣触手可及。
第二名
09倾暖
出句:云水禅心情自惬【紫藤】
对句:烟霞梵影世无争【倾暖คิดถึง】
简评:亚军句与冠军句如出一辙,可谓英雄所见略同。不同之处在于,本句更为强调与世无争的心态。思维开阔,想象合理,细节刻划不拘一格,画面和谐,更加人性化。
第三名
60. 多多
出句:云水禅心情自惬【紫藤】
对句:松风竹舍俗难侵【多多】
简评:本句立足脱离世俗羁绊,进一步阐发对自由自在的向往。松风竹舍,意境清新,远离世俗侵扰,守望云水禅心,钟情于文字,陶然共忘机,何等的洒脱惬意。
第一名
出句:旷达恰如云在野。这个句子,个人很喜欢,云卷云舒,花开花落,不忧不怖,自然而然。本期对句佳句很多,有很多句子雷同的,甚至有7字全同的,只好选取先提交的,请见谅,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,下期早点哦,一孔之见,交流学习,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。
——秋千
第一名:
07向衡
出句:旷达恰如云在野【秋千】
对句:从容好比月临轩【向衡】
评:本期对比用月字最多,这个给我一种桂华流瓦,从容淡定的感觉,和上句的意境保持高度一致,推一等。
第二名
86. 蜗牛
出句:旷达恰如云在野【秋千】
对句:清幽莫过竹遮窗【蜗牛】
评:上云得其逸,下竹得其幽,由远而近,由大而小,从容不迫,清幽典雅,推二等。
第三名
11
出句:旷达恰如云在野【秋千】
对句:疏狂还似柳随风【罗星】
评:柳比起月和竹的意象,个人感觉要对云的话,略弱,疏狂相对于从容和清幽,对旷达的话,略生硬点,难得是整句很有味道,柳随风意象很美,还是一个我喜欢的小说人物,推三等。
第一名
28【夏】
出句:历乱秋声飞木叶【爱到深秋】
对句:依稀雁影过江天【夏】
简评:对句气势上胜一筹,大开其境,大有“横空雁影叫西风”之气度,将出句应声夺势。
第二名:
65. 【华府书童】
出句:历乱秋声飞木叶【爱到深秋】
对句:萧疏暮色坠芦花【华府书童】
简评:整体对仗工稳,意象上营造出斜阳西下的芦江滩,一种孤寂的秋境,老去夕阳,又有一丝淡淡的秋愁。
第三名:
12 【素昧平生】
出句:历乱秋声飞木叶【爱到深秋】
对句:苍茫山色冷霜风【素昧平生】
简评:出句有声,对句有色,对出有声有色的整体效果,符合物象基调,营造出秋意之冷色调,毫无违和感。
牛牛老师邀请本人出句,当时正值立冬,气温骤降,忽尔想到「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」之句。用一「孤」字,以见松之不群;用一「月」字,显色之凄白;用一「冷」字,意在视觉描写外,添一触觉描写,突显孤松傲立风霜之神态。至于衔月,较常见有苏子「乱山衔月半床明」、陆游「危楼插斗山衔月」等等,多以山衔月;唐人施肩吾有「秋山野客醉醒时,百尺老松衔半月」句,是以松衔月;后更有虬枝衔月、小楼衔月等等。窃以为,施肩吾句颇有余味,遂以此为出句。是次佳句甚多,今选三联实为规章下不得意之举,即未入选,亦实多遗珠之多,还望诸公多多包涵。
第一名
04【蜗牛】
出句:孤松衔月当风冷【乘风】
对句:野菊凌霜夹径香【蜗牛】
评:此联立意上下比相呼应,「菊,花之隐逸者也」,与松一样,素被视为理想的人格特征。松菊、月霜、冷香,对仗稳妥。杜甫诗谓「愁眼看霜露,寒城菊自花」,又陆游「菊花如志士,过时有余香」,此下比能运用传统意象,巧加整理,诚为佳句。
第二名
112.【乐客】
出句:孤松衔月当风冷【乘风】
对句:老舍栖云共鹤眠【乐客】
评:此联有如一水墨画。上比道出寒天孤松傲立之态,下比则写云中老舍,与鹤共眠之景。修身洁行之人称为「鹤鸣之士」,与鹤共眠,可见其高洁出尘的特征,与孤松之象征意义相呼应。老舍栖云的「栖」字用得精妙,不以云过老舍,而是谓舍栖云间,可见作者炼字之功力。
第三名
57. 【刘葆华】
出句:孤松衔月当风冷【乘风】
对句:倦客披蓑泛棹归【刘葆华】
评:上联如水墨画,此联则犹如一则故事,于环境恶劣之时,一倦客如严子陵、如陶渊明般选择悄然而归。泛棹,或可作倚棹,以添声调上的变化。纵观是次活动不少人皆以「冷」对「寒」,虽然工整,但却少了变化,部份作品更有合掌之嫌。此联以「归」对「冷」,形容词对动词,是没有问题的。
注:对句中所附评句均为该组出句人